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2023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期调整方案(二)脱贫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年度规划目标…………………………………………………4
为贯彻落实《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榆林市委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016〕22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林草局 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陕西省财政厅等11部门印发过渡期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陕财办农〔2021〕38号)、《榆林市财政局等11部门关于转发陕西省财政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过渡期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榆政财农发〔2021〕57号)、《吴堡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1〕60号)、《吴堡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吴政办发〔2021〕61号)的文件精神及指导思想,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年初制定的整合方案进行了调整。
1.1本次调整共调出基础设施类(乡村建设行动)项目,涉及项目2个,116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涉及项目38个,2452.94万元。
(2)种植业基地项目27个,1424.3412万元,因无法流转土地、花椒带贫机制不显著,从方案中调出。
1.2本次调入基础设施类(乡村建设行动)项目,涉及项目7个,395.6万元;生产发展类项目,涉及项目45个,3026.3万元。
(6)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48万元,为形成完整产业运输链,提高生产效率,故列入年中调整方案。
调整后,我县共整合涉农资金18852. 34万元,涉及项目268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44个,3784.53万元,产业类项目217个,13818.42万元,其他类项目7个,1249.39万元。
按照“整合项目、聚集资金、集中投放”的总体思路,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方式,通过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撬动金融资本,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1.坚持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立足我县实际和乡村振兴规划,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各项涉农项目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综合打造,成片推进。
2.坚持规划引领、搭建平台。围绕全县乡村振兴规划,结合各部门专项规划,以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搭建资金整合平台,确保涉农资金投入到我县重点区域、重点项目。
3.坚持分工协作、协调配合。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清晰界定各涉农部门的职责,明确落实各相关部门单位的责任,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统领,以生态建设为主线,着力打造沿黄生态经济示范县、全域旅游示范县、乡村治理示范县,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实力吴堡、美丽吴堡、幸福吴堡”,奋力谱写吴堡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在榆林市率先构建防止返贫、就业、产业帮扶等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走在全市前列。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下派驻村工作队和,分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持续抓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强化防返贫监测机制。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确保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经营性资产不流失和不被侵占。结合巩固脱贫成果工作,将精准帮扶与普惠共享发展有机结合,把解决防返贫监测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探索特惠性政策向普惠性转变,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主题,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青梨、蚕桑、苹果、红枣、生猪、蔬菜等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压实“链长制”责任。提高农业产业资金的指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建立科学合理、覆盖全面、指向精准的资金管理新机制,切实发挥财政投入在产业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提高帮扶项目资金使用效果,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发展,持续增加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一是实施特色产业。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支撑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抢抓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加快“一青二白”产业发展步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综合能力,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实施特色种植提质、特色养殖增效、手工空心挂面标准化等特色工程。
——特色种植提质工程。改良红枣2000亩,稳定山地苹果5100亩、花椒5200亩;新栽吴堡青梨4000亩、种植中药材1000亩;蚕桑提质增效1000亩,年养蚕数量由1000张增加到1200张,年生产优质蚕茧80吨。
——特色养殖增效工程。以利农裕民养殖有限公司为重点,村集体经济育肥场为支撑,按照二级繁育场、商品猪场的模式,推广三元杂交,发展优质瘦肉型猪。
——手工空心挂面标准化工程。引导现有挂面加工企业以“吴堡舌尖挂面”为主品牌,自有商标为副品牌,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吴堡挂面加工企业品牌整合、生产标准和质量统一。以品牌推广和宣传为着力点,不断扩大吴堡手工空心挂面在全国的知名度。以张家山镇为主,围绕手工空心挂面历史文化、制作工序完美体育、民间吃法等,积极打造独具地方特色产业集聚的旅游示范村,支持发展手工空心挂面餐饮连锁店,重点建设集参观、体验、品尝、休闲于一体的手工挂面旅游示范村、手工挂面产业园区等项目。
二是确保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推广种植玉米核心示范区1万亩,辐射带动2万亩;实施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良种统繁统供4.6万亩。
三是探索产业融合。以“们吴堡”县域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扶持红枣、小杂粮、辣酱、手工空心挂面等补链强链的深加工产业进一步优化品质、提升规模;以发展智慧农业为引领,进一步开拓农村电商和供应链市场的广阔空间,着力打造一批农旅“横向”融合、产销“纵向”融合的示范点,促进产业链上下衔接,带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坚定不移推行“党支部+村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龙头企业+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实操培训+基地包联服务”的人才培养路子,重点支持果维公司、丰润现代农业开发公司、黄河红枣业有限公司、利农裕民养殖有限公司等涉农龙头企业推进整村托管服务,把村集体和小农户全面嵌入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我县坚持把农业产业基地旱作节水农业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努力突破水资源短缺约束,通过合理利用地表水,高效收用天上水,坚决节用地下水,深入挖掘旱作区粮食生产潜力,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基地旱作节水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四位一体”集雨补灌3000亩、旱作集成技术推广6000亩,共计9000亩。
积极发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在拉动经济增长、突破瓶颈制约、加快跨越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构建“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吴堡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硬件基础保障。
——道路建设。以适应和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按照“路网密度合理增长、骨干道路提升改造”的建设原则,全面建成“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将沿黄公路升等改造为二级公路,将张岔公路改造为公路,形成具有吴堡特色的县域生态环线、体育赛事环线,并配套完成附属设施,为吴堡未来发展沿黄生态游提供必要支撑。
——水利建设。按照“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水土兼治、修复为主”原则,以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和保护为主线,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采取集中式供水等方式,实现农村饮用水水量充足、水质提升的目标。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有效破解农业和农村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本次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主要用于我县5镇1街道的产业发展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其他项目。
产业发展主要建设内容围绕全县养殖业主要产业(蚕),种植业(红枣、中药材、山地苹果、青梨、小杂粮),贴息、移民搬迁产业就业基地、能力建设、奖补等建设项目。同时配套小型产业基地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2)加工流通项目9个。其中:加工业5个、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建设2个、品牌打造和展销平台2个。
(1)农村基础设施(含产业配套基础设施)39个。其中:村庄规划编制1个;农村道路建设(通村路、通户路、小型桥梁等)27个、农村供水保障设施建设10个、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1个。
本次统筹整合项目总投入为18852.34万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投入13818.42万元,占比73.30%;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3784.53万元,占比20.07%;项目投入1249.39万元,占比6.63%。其中中央资金7325.99万元,省级资金3523.154万元,市级资金6948.46万元,县级资金1054.73万元。
(1)生产项目投入5391.22万元。其中:种植业基地投入4948.72万元、养殖业基地投入71.5万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投入381万元。
(2)加工流通项目投入1991万元。其中: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8万元、加工业投入1743万元、品牌打造和展销平台投入100万元。
(2)农村基础设施(含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投入3374.53万元。其中:农村道路建设(通村路、通户路、小型桥梁等)投入1715.61万元、农村供水保障设施建设投入1393.58万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165.34万元。
(1)务工补助投入709.39万元。其中:交通费补助投入20万元,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投入689.39万元。
中央资金7326万元,包含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754万元、水利发展资金1921万元、农业生产发展资金1084.39万元、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不含森林资源管护和相关试点资金)222.6万元、农田建设补助资金343.93万元。
省级资金3523.15万元,包含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50.054万元、农业专项资金(农业公共及服务保障、渔业绿色发展、农业灾害防控救助、农机安全免费管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除外)500万元、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森林乡村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林业科技推广部分)470.1万元、水利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前期工作、防汛抗旱补助资金除外)303万元。
②巩固提升:当年对利用桑园进行巩固提升0.5亩及以上,符合技术标准,经验收合格,按600元/亩的标准予以补贴。
③养蚕补贴:蚕农每养一张蚕,给予600元补贴,并提供价值50元的蚕药,验收合格后,通过“一”兑付到户。
①日光温室。当年新建日光温室要求“厚墙体、全钢架”结构,基地棚型规格整齐一致,棚内跨度不小于8米,脊高不低于4米,长度不低于60亩,并配套自动卷帘机,灌溉统一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标准化日光温室,经验收合格后,每平方米补贴200元(按净面积予以补贴)。
②塑料大棚。新建大棚要求全钢架结构,基地棚型规格整齐一致,脊高不低于2.5米,棚内跨度不小于7米,长度不低于60米,灌溉统一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大棚,经验收合格后,每平方米补贴50元(按净面积予以补贴)。
③粮食作物种植。为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主要农作物4.5万亩。其中马铃薯良种0.8万亩,玉米良种2万亩,谷子良种0.6万亩,高粱良种0.5万亩,黄豆良种0.5万亩,红薯苗木0.1万亩。真正把良种用在有需求、有优势、能发展的地方,不断提升良种覆盖率,持续扩大优势品种种植规模和产能,助推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黄豆、红薯等县域内主要农作物提质增效,确保粮食安全。
④饲草。当年种植面积0.5亩及以上,符合种植技术标准,经验收合格,每亩补贴700元(包含土地整理、草籽、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等)。
⑤药枣管护及林下中药材套种。为重振我县药枣这一传统林业主导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根据县委全委会精神,计划对沿黄路沿线亩,且在林下套种远志、甘草等,每亩补助1300元,2023年一年完成。具体标准为修剪每亩200元,深耕每亩200元,打药(含农药)每亩200元,锄草每亩100元(每年至少两次),施肥每亩100元,林下套种中药材(远志、甘草等)补助500元(含种子费用);由林草办党支部按照“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确定施工队统一进行精细化管理工作,可就近雇用村内农户,管护完成后,药枣全部由原村集体或农户采收收益。
⑥羊子养殖。在全县范围内选取有技术支持,村内养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行政村试点实施,个户羊子养殖规模在20只以上,且养殖产业发展连续稳定的。新建圈舍及草料加工棚(在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新建)享受每平方米100元的补助;种公羊采购,养殖户养殖规模在20只以上,需要采购种公羊的,由县农业农村局统一采购良种种公羊,按照市场价值的60%予以补贴,剩余部分由农户自筹。
以上补贴政策单户综合补贴数额不得超过20000元,草料加工机械补贴按照国家农机具补贴目录享受补贴政策,不再单独享受补贴。
⑦果品、蔬菜冷链建设。鼓励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新建果蔬冷藏库。按照不超投资的50%予以补贴,每吨补贴1200元。具体预冷贮藏冷库建设标准参照市级下发的建库实施方案执行,冷库的库容吨位按苹果标准装量5m³为1吨计算,地址选择要选择地势较高,防水淹没,电力交通良好的位置,要坚持施工环保,使用节能环保的原则,50吨以上的库体建造高度要在4米以上。
①青梨。根据吴堡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吴堡青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吴办发〔2022〕53号)文件精神,结合《吴堡青梨生产技术规程》,村集体当年新建青梨基地予以补贴。
——标准园。整地费:每亩补助1800-2200元,梯田净台面宽5-8米,每亩补助1800元;梯田净台面宽8米及以上,每亩补助2200元;打造高标准精品示范园的,土地整理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予以补助。栽植费:严格按照青梨生产技术规程建园,经验收合格后,兑付苗木、肥料、地膜、竹竿、挖坑、土地深翻等栽植费用每亩补助1500元。管护费:严格按照青梨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管护,经验收合格后,第二、三、四年每年每亩补助800元。
——密植示范园:新建密植示范园,栽植费每亩5000元(具体补助和实施细则另行制定)。整地和管护费参照标准园执行。
——新建。对村集体当年新建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要求建前必须与企业(合作社)达成承包协议,且承包费不低于每延米50元。新建标准化日光温室(钢架结构,长度和跨度分别在60m和8m以上),新建塑料大棚(钢架结构,长度和跨度分别在60m和6m以上),由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土壤改良。对全县已建成的村集体日光温室、大棚,因黄土高坡红胶泥土质,加之多年耕种之后,存在土壤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为改善设施蔬菜生产条件,每亩补贴8000元(更换土壤厚度不低于40厘米,每亩补贴3000元;增施有机肥每亩不低于20方,每亩补贴5000元),进行土壤更换和增收有机肥等措施,达到周年均衡供应、提高产量、实现连年丰收和最大限度地产生效益的目的。
——提质增效。为部分因自然灾害、年久失修、技术更新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村集体温室或大棚,配备补光灯、暖风机、施肥机等,维修钢架、棚体、更换棚膜、棉被、卷帘机等,确保正常使用,减少病虫害,减少运行成本,提高产量,提升效益,由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③果园标准园创建。按照“示范带动、效益促动、行政推动”的要求,创建果机结合、肥水一体化、绿色生态、美丽果园等标准化示范园1600余亩,亩均投资预算1200元。要求面积应在50亩以上,园貌整齐,建园3年生(含3年生)以上果园,进行整形修剪、铺设地布、土壤改良、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由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④果园高质高效(节水增效)示范园创建。遴选辖区内集中连片种植50亩以上已挂果的果园900余亩,进行地布铺设、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增施有机肥、果园机械购置等措施,亩均投资预算1200元,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亩均产出效益高出本辖区平均水平30%以上,由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⑤果品、蔬菜冷链建设。抢抓《陕西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项目》的有利时机,解决农特产品出村进城“一公里”问题,实现新鲜农产品错峰错季销售,达到优质优价目的,为全县已建成的村集体果蔬基地、养殖基地配套冷藏库库容1000吨,每吨/库容预算建设费3000元,含水、电、路、冷藏车等设施,由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①新建。村集体当年新栽桑树50亩及以上,符合栽植技术标准,经验收合格,每亩整地费按1800元标准予以补贴,栽植费按12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②巩固提升。村集体当年进行利用桑园巩固提升50亩及以上,符合技术标准,经验收合格,按600元/亩的标准予以补贴。
③桑园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在寇家塬镇养蚕密集区内,集中打造50亩左右的村集体桑园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品种引进、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苗木栽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亩均投资预算5000元。通过引进桑树新品种,建设蚕桑密植标准示范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和促进我县蚕桑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完美体育。
①佳油1号。补贴标准:每亩补助4760元,分三年补助,即第一年3240元,其中高标准整地600元,截干矮化(包括清运枝干)800元,接穗1080元(每株接4个接穗。每亩按45株计、每个接穗4.5元,嫁接费1.5元/个),管护费760元;第二年、第三年每年每亩补助760元管护费(包括除草、施肥、深翻、修剪、防虫等)。由于红枣嫁接技术要求高、且品种必须保证纯正,第一年由林草办党支部按照“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确定施工队以及接穗的采购事项,施工队就嫁接后的管护工作可就近雇用村内农户,第二年、第三年管护工作交由村集体自行管理,林草办负责技术指导。
②蟠枣。补贴标准:每亩补助4960元,分3年补助。第一年每亩补助3440元,其中整地600元、截干矮化800元、嫁接1280元(每亩按40株计算,每株嫁接4个接穗,每个接穗6.5元,嫁接费1.5元/个),管护费760元;第二、第三年每年每亩补助760元管护费(包括除草、施肥、深翻、修剪、防虫等)。由于红枣嫁接技术要求高、且品种必须保证纯正,第一年由林草办党支部按照“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确定施工队以及接穗的采购事项,施工队就嫁接后的管护工作可就近雇用村内农户,第二年、第三年管护工作交由村集体自行管理,林草办负责技术指导。
③酸枣嫁接示范项目。2023年推广嫁接酸枣试验示范600亩(含栽植)。补贴标准:每亩补助3520元,分3年补助。第一年每亩补助2000元,其中整地120元、截干矮化800元、嫁接1080元(每株接4个接穗。每亩按45株计、每个接穗4.5元,嫁接费1.5元/个);第二、第三年每年每亩补助760元管护费(包括除草、施肥、深翻、修剪、防虫等)。由于酸枣嫁接技术要求高、且品种必须保证纯正,第一年由林草办党支部按照“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确定施工队以及接穗的采购事项,施工队就嫁接后的管护工作可就近雇用村内农户,第二年、第三年管护工作交由村集体自行管理,林草办负责技术指导。酸枣栽植补助费用标准同上。(包含种苗费、栽植费、施肥、锄草等)。
①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作为榆林市“4+X”农业产业中重要的一项特色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致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借助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产业优势,支持村集体相对集中连片规模达到50亩及以上,种植远志、柴胡、黄芪、黄芩等中药材。土地整理参照青梨整地标准,每亩补贴1800-2200元;种植符合技术标准,经验收合格后,每亩补贴1300元(包含深松、种子、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除草等);后续管护每亩补贴500元,连续补贴三年(即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从而推动我县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道路。
②果园套种大豆。为提升我县粮油生产能力,推进全县果园大豆复合种植工作,选择在全县已建园3年(含3年)以下的村集体园区(包含青梨、苹果、中药材)套种豆类作物,计划实施面积5000亩(按园区面积的50%予以折算),种植符合技术标准,经验收合格后,每亩`补贴150元。
因2020年我县遭受极端严寒和冻害天气,致使全县2019年以来新栽植的5234.28亩花椒严重受灾,为了发展全县花椒这一特色主导产业,增加农户产业收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经我局技术人员实地核实,受灾的村庄已全部进行了补植,现申请将2020年新栽的2252亩花椒进行延期三年管护,每亩补助400元,期限从2023年至2025年,对延期管护的村集体,必须加强后续管护,成活率达到85%以上,对管护不达标的,随时停止管护费的兑付。
①传统养殖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自建或联村共建的模式,建设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羊子、生猪、肉牛养殖场,基地、圈舍、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由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②养殖产业配套项目。按照“产业集约循环、资源永续利用、环境有效治理、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推进“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生态循环农业方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建或联村共建的模式,新建有机肥厂、饲料加工厂、粪污处理等,填补我县有机肥生产和饲料加工空白,解决已建成规模养殖场、养殖户粪污和养殖场饲草供给问题。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1)早作节水农业项目。根据吴堡县委、县政府《关于印发吴堡县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方案》(吴发〔2022〕8号)文件精神,综合研判各区域节水工程技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种植结构、灌溉类型、干旱缺水程度、水资源条件、土壤状况、地形地貌、自然气候之间的关系,确定适宜的节水模式。实施“四位一体”(即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窖高位储水+膜下滴灌补水)集雨补灌项目0.3万亩,亩均投资预算4000元;实施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0.6万亩,亩均投资预算400元,主要推广良种良法、配方施肥、地膜覆盖、机械化耕作等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和推广应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我县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由财政资金进行全额投资,严格按照吴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吴堡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2〕86号)文件执行,项目所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今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产品品牌建设费用。
①继续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农业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开展有机、绿色食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农产品认证,开展证后监管、年检、续展。
②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基地建立农产品全程控制技术、生产档案记录、完善的投入品管理,要利用杀虫灯、粘虫板、生物农药等物理防治技术进行绿色防控。
③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畜产品和水产品农药残留定量检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④按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全国名特优新、特质农品名录要求,完成2-3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为后期开展国家地理标志、全国名特优新、特质农品农产品认证做准备,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力争完成1-2个国家级农产品品牌认证工作。
⑤制作完成吴堡青梨宣传视频,展示吴堡县“吴堡青梨”产业。力求通过媒介传播,大型论坛现场播放,洽谈会宣传播放等途径,让吴堡县“吴堡青梨”地理标志产品深入人心,进一步提升吴堡县“吴堡青梨”的知名度,美誉度。
⑥聘请专业设计营销团队,统一设计农产品包装,统一品牌logo,统一形象,整体打造农产品品牌,握紧拳头,形成合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⑦农产品品牌形象店建设补助,形象店选址要在城市核心地段,装修要端庄靓丽,高端大气,要能带来流量人气,每个店面积30㎡以上,补助30万元。
⑧制定完成“吴堡青梨”“吴堡桑”省级农产品地方标准制定,完成“吴堡青梨”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陕西好商标、陕西精品申报工作。
⑨推动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积极举办、组织参加本地特色农产品宣传推广、品牌推介、产销对接相关活动,扩大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树立优质农产品品牌。
(3)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围绕玉米、马铃薯、山地苹果、青梨、中药材、设施蔬菜等产业,重点支持开展水肥一体化、统防统治等化肥农药减量化的农业生产环节,产品整理、包装贮藏等产后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推进多环节、全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计划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10000亩次,服务对象是县内所有农户、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内容是粮食种植、和果树管理中的机耕、机播、覆膜、喷药肥、果树修剪、套袋、机收环节的单项或全程托管,补贴标准按照:粮食种植机耕30元/亩、机播30元/亩、机播+覆膜40元/亩、喷药肥30元/亩、机收50元/亩;果树管理机耕30元/亩、喷药肥30元/亩、修剪(拉枝)180元/亩、套袋0.05元/颗。
奖励对象:脱贫户、监测户户均务工年收入达到1万元(含1万元)以上的,按照务工年收入总额的20%予以奖励,每户劳务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元。
奖励标准:本年度新赴江苏地区连续务工3个月以上者,每月再予以奖励1000元,最高不超过6000元。
补贴标准:实现跨省转移就业的脱贫劳动力(监测户劳动力),每人每次补贴标准不超过500元,每人每年只享受一次。
(3)高素质农民培育。重点实施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等,计划培训100-150人,优先培训脱贫户和“三类户”,培训费人均按照3000元预算。
(4)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实训授课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围绕玉米、马铃薯、红薯、小杂粮、青梨、山地苹果、中药材、养殖业等我县主导产业进行培训,计划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人次、培训农民种养技术1000/3(人/次)、培训果农800/8(人/次),优先培训脱贫户和“三类户”,以不断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和致富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强农富农的目标。
2023年2月召开2023年度涉农资金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年度涉农资金整合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根据财政部门的资金整合数量及各行业部门入库项目,逐项落实,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落实项目实施主体,形成《吴堡县2023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
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严格按照《吴堡县2023年度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组织各村、镇(街道)及相关项目实施主体单位,全面实施完成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
单项项目实施完成后,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决算并组织县审计、财政评审等部门对已完工项目逐项核查,并将核查结果在县级网站或项目所在行政村进行公示。
项目实施结束后,由项目实施单位申请项目主管单位验收。项目主管单位验收合格后,出具项目验收结论。项目验收人员须在验收结论上签字确认后予以拨付项目建设资金。
成立由县委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农业农村局合署办公,具体统筹协调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相关工作。
整合的涉农项目资金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资金管理依据《吴堡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吴政办发〔2021〕60号)、《吴堡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吴政办发〔2021〕61号),对整合资金的项目实行招标制和政府采购制。项目管理有特殊规定的按相关规定执行。
度拨付资金,各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提出用款申请,部门通过直接支付方式将资金拨付施工(供货)单位。
(3)建立资金拨付台账。为便于及时掌握涉农资金拨付情况,各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中、省、市、县资金级次分级、分项建立涉农资金拨付台账。
县纪委监委、审计局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定期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检查结果。对在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中,擅自调整变更项目实施计划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依法依规追究单位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项目完工后,项目建设单位要将项目资料及时提交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出具项目决算审计报告。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时代、新阶段、新发展理念,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基础“产业兴旺”的总要求,围绕推进红枣改优完美体育、山地苹果提产增收、青梨蚕桑扩面、特色养殖增效和手工空心挂面标准化等“六大产业”工程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强农、品牌富农思路,推进农业产业化、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合作,补齐农业全产业链中的短板弱项,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着力打造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我县拟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3818.42万元,用于产业发展类项目。预计发展青梨4000亩,带动增收总额320万元,逐步发展成为名优地方老品种;发展中药材1000亩,将作为县域“3+X”农业产业中重要的一项特色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致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施“四位一体”集雨补灌3000亩、旱作集成技术推广6000亩,共计9000亩。坚持把旱作节水项目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努力突破水资源短缺约束,通过合理利用地表水,高效收用天上水,坚决节用地下水,深入挖掘旱作区粮食生产潜力,有力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预计新修产业道路辐射6镇32个行政村,这些道路的建成,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助推器的作用,服务于全县各镇乡的建设和发展,也激发起了乡村的无限活力;全县小额信贷贴息,预计贴息200余户,预计发放600万元,共计贴息40万元,由县财政局拨付各镇通过“一”予以兑付,通过减少生产压力;预计发展红枣优质品种改良2000亩,带动增收总额160万元,改良红枣品种、后续管护增加农户劳务收入,提高红枣质量和产量。
统筹整合资金用于饮水巩固工程、道路巩固工程、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项目、移民搬迁后续帮扶项目等支出,支持脱贫村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战略,加快补齐短板,提高综合发展能力。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激发农村社会活力,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我县拟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784.53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出。新修水泥硬化道路9条,6.096公里,通过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可以改善交通条件,方便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村供水设施维修养护及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配套农村供水工程及其配套设施设备修缮项目1个、农村供水工程水质检测项目1个,保障全县农村供水设施正常运行并及时检测农村饮用水水质。农村饮水保障提升工程:预计巩固提升7个村(组)供水能力,计划投资1183.58万元,8处均为集中供水工程。新建蓄水池17座、机井4处、净化车间6处(包含净化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他配套设施,通过巩固提升供水能力保证农村供水。
我县拟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249.39万元,用于项目前期预算、设计、招投标、监理等管理费用,保证项目顺利进行,提高投资效益;全县2023年稳岗就业奖励,通过投入促进脱贫户、边缘户等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2300余人,有效提升全县乡村振兴稳岗就业工作水平;通过集中培训、实训授课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围绕挂面、玉米、马铃薯、小杂粮、青梨、山地苹果、中药材等我县主导产业进行培训,计划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00人次,培训农民实用技术3000人次,以不断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和致富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强农富农的目标。